一、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關鍵在于平衡
人類需要多種多樣的食物,各種各樣的食物各有其營養優勢,食物沒有好壞之分,但如何選擇食物的種類和數量來搭配膳食卻存在著合理與否的問題。在這里,量的概念十分重要。比如說肥肉,其主要營養成分是脂肪,還含有膽固醇,對于能量不足或者能量需要較大的人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提供能量的食物,但對于已能量過剩的人來說是不應選擇的食物。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有40余種,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又各不相同(多的每天需要數百克,少的每日僅是幾微克)并且每種天然食物中營養成分的種類和數量也各有不同,所以必須由多種食物合理搭配才能組成平衡膳食,即從食物中獲取營養成分的種類和數量應能滿足人體的需要而又不過量,使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例適宜。
二、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
人類的食物是多種多樣的。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種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種營養物質。除母乳對0月~6月齡嬰兒外,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平衡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
谷類食物是中國傳統膳食的主體,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也是最經濟的能源食物。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的改善,人們傾向于食用更多的動物性食物和油脂。根據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的結果,在一些比較富裕的家庭中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已超過了谷類的消費量,這類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過高,而膳食纖維過低,對一些慢性病的預防不利。堅持谷類為主,就是為了保持我國膳食的良好傳統,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弊端。人們應保持每天適量的谷薯類食物攝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入250g~400g(五兩-八兩)。
另外要注意粗細搭配,經常吃一些粗糧、雜糧和全谷類食物。每天最好能吃50g~100g(一兩~二兩)。稻米、小麥不要研磨得太精,否則谷類表層所含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和膳食纖維大部分會流失到糠麩之中。